近日,網傳中南大學一實驗室發生事故,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博士生在事故中受傷,身體大面積燒傷,引發關注。據極目新聞消息,此事屬實。事發于4月20日,傷者為一名博士生,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。
26日上午,礦道網就此事致電中南大學宣傳部,工作人員稱不清楚實驗室事故一事。
“受傷學生在湘雅三醫院。”26日上午,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工作人員稱,目前學院領導正在積極了解情況,傷者有專門人員在照顧,其他情況暫不了解。據介紹,受傷學生為該院一教授所帶博士生。

又是鋁粉...
鋁粉的化學性質是很活潑的,平時鋁粉在空氣中生成一層氧化膜,作為“保護屏障”隔絕氧氣,與我們和平共處。但當鋁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,且外披的“保護層”遭遇電火花被擊穿時,就容易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并迅速擴散,造成爆炸和燃燒。需要注意的是,鋁粉與面粉不同,它屬于導電的金屬粉塵,能量傳遞更快,爆炸威力可以與炸彈相提并論。
鋁粉有多容易爆炸呢?遇見以下幾種情況,都容易觸發鋁粉爆炸或自燃。①遇濕、油脂自燃。②遇明火燃燒或爆炸。③鋁粉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當達到一定濃度時,遇火星會發生爆炸。④與氟、氯等會發生劇烈化學反應,與酸類或與強堿接觸能產生氫氣,引起燃燒爆炸。
粉塵爆炸事故從未停歇...
粉塵爆炸是許多工業領域的安全隱患。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起粉塵爆炸群死群傷事故,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。比較典型的有:2010年河北省秦皇島市麗驊淀粉有限公司“2·24”重大粉塵爆炸事故,造成21人死亡;2012年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“85”鋁粉塵爆炸重大事故,造成13人死亡;2014年江蘇省昆山市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“8·2”特別重大爆炸事故,造成146人死亡;2019年江蘇省昆山市漢鼎精密金屬有限公司“3·31”較大爆燃事故,造成7人死亡。
粉塵涉爆企業該如何開展安全管理?
為了深刻吸取這些典型事故教訓,針對事故暴露的突出問題,2021年7月25日,國家應急管理部令第6號發布《工貿粉塵涉爆企業粉塵防爆安全規定》,對粉塵涉爆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障提出了具體要求。
在現場管理方面,《規定》明確了泄爆、隔爆、抑爆、惰化、鎖氣卸灰、除雜、監測、報警、火花探測消除等安全設備,應當符合標準要求并保證正常運行。
在粉塵清理處置方面,《規定》明確了粉塵作業區域應當保證每班清理的底線要求。對鋁鎂等金屬粉塵和鎂合金廢屑的處置環節,要求應避免粉塵廢屑大量堆積或者裝袋后多層堆垛碼放,確需臨時存放的,要遠離作業現場等人員密集場所,并采取防水防潮、通風、氫氣監測等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