挖利潤源 降消耗點
——題 記
“通過工程競標節約外委資金300萬元,技術創新創效81.4萬元,各單位6S、自主改善項目共111項,節約材料投入1663萬元,累計創效59萬元?!边@是楊村煤礦2022年的一份“賬單”,對于一個歷經30多年的礦井來說,該礦深知打好“金算盤”、收緊“錢袋子”才是礦井華麗轉身的底氣、持續充滿活力的“良方”,不斷在找增長點、挖利潤源、降消耗點等環節上下功夫,用好用活“市場化”管理的沙盤,讓降成本與增效益“兩條腿”齊步走,撥響“金算盤” ,鍍亮“金串子”,托穩礦井高質量發展的“經濟艙”。
“競”省真金白銀
在該礦主井斜巷積煤清理現場,10余名職工干勁十足,三下五除二就順利完成了積煤清理任務,不僅為安全生產節約了時間,改善了現場綜合形象,最主要是每人多了一份“額外收入”。
“清理積煤是礦競標工程之一,今年以來,已開展了8項競標工程,按定額結算,僅清理斜巷積煤、人工裝沙兩項工程可節約0.6萬元,職工每月就可增收420元?!痹摰V市場化運行中心負責工程競標的周興周給我們算了一筆賬。
該礦用好用活工程競標這根杠桿,促進人力資源與市場化的有機融合,不斷創新經營管理模式,本著“能自己干不外委”的原則,通過崗位貨幣化、項目承責等多元化方式盤活生產力,填平基層人力資源市場“洼地”,用力撬起聚寶盆一角,確?!罢娼鸢足y不流外人田”。
“通過承責運營,職工每月平均增收1300元左右,大大提高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,收入增加的同時,業務素質也都得到了提升,這是雙贏?!鄙a服務中心主任馬云濤告訴筆者,自2020年,該礦太陽洗浴系統由第三方管理轉入自主運行管理以來,生產服務中心通過工程競標爭取到該系統的維修維護任務,他們按照“承責經營協議”,制定了太陽能系統維修標準及考核辦法,嚴格按照“多勞多得”原則,實施貨幣化管理,把“單位發工資”變為“個人掙工資”,實現崗位效益最大化。嘗到競標的甜頭后,2022年,該單位又承包了礦井熱交換站系統的維修改造、程序優化、智能化升級等工作,每年為礦井節約費用500余萬元。
“工程競標能充分利用各單位技術、組織、管理等優勢,既保障工程質量達標,又最大限度拓寬工程競標的覆蓋面和職工受益的廣度,實現工程和效益的‘雙豐收’?!笔袌龌\營中心主任葛海峰打開競標流程圖介紹道,為確保競標工程最大價值的發揮,該礦不斷優化競標流程,把好工作量核定、施工流程寫實、施工難度評估、定額結算等環節,嚴格落實“一工程、一預算、一競拍、一施工、一驗收、一結算”閉環管理。針對專業性跨度較大、工程量大、獨立完成障礙等因素,不斷健全工程市場管理運行體系,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,實施以多家合拍、分段施工、獨立結算為一體的“聯合競拍”模式,實現了競拍全覆蓋、效能齊發揮、效益最大化的局面,持續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。
“智”取黃金萬兩
“現在的工作環境好了,效率更高了,煤質更好了,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?!逼Ч^運轉班班長周勇輕輕按下TDS智能矸選機啟動按鈕,通過遠程操作就可獨立進行原煤揀選,只見皮帶輸送機上的原煤緩緩經過TDS智能矸選設備識別系統,通過系統的掃描、數據分析、精準定位后,煤與矸石瞬間兵分兩路,泛著光亮的“烏金”被高壓風排出,源源不斷地送往塊煤煤倉。
原來傳統的人工揀矸方式,選矸效率低、漏選比列較大,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煤炭質量,直接影響銷售價格,TDS智能矸選機的投入使用,不僅保證了精煤度,實現了減員增效,還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環境污染,安全生產隱患大幅降低,真正實現少人則安、無人則安,為礦井打開一扇“智”取黃金的大門。
據了解,該礦分南北兩個篩分車間,智能選矸系統安裝在南篩分車間后,北篩分車間停運,每年電費就可節省約6萬元。篩分車間也由崗位制轉換為巡檢制,實現煤矸分離的全自動控制,減少崗位工17人,每年節省崗位人工成本約173萬元,大大降低選矸成本。
同時,該礦注重在智能選矸工藝上謀創新、求突破,針對自身煤質特點和不同時間段出煤情況,大膽進行嘗試,通過建立與之匹配的數學模型進行專項試驗與分析,實現煤與矸石智能化、機械化精準分離的技術,處理能力最大能達到130t/h,平均矸石排出率達到95%以上,比以往提高10%。選后矸中含煤小于5%,較人工選矸提高了10%,有效提高精煤煤質,增加了煤炭回收率。
創新是打開智能化礦井大門的“金鑰匙”。該礦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以實現安全生產、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,有效發揮小改小革的“潤滑劑”作用,以技術創新、管理創新、文化創新為手段,通過“金藍領”人才培養、技能比武、崗位練兵、“五小”活動,激發創效主體活力,為礦井增效提質賦能。
2022年,該礦“斜巷跑車防護裝置及其使用方法”等5件發明專利、“礦用架空乘人裝置”等37件實用新型專利在兗礦能源第一屆科技大會上受到嘉獎認可,機電工區喜獲山東能源“全員創新區隊”稱號。
“下一步,這些技術的應用與推廣,必將成為礦井節支降耗,挖潛增效的‘中流砥柱’?!痹摰V黨委書記、礦長孫念昌說。
“精”淘碎銀如山
該礦主井為纏繞式提升機,當主井提升運行時,滾筒帶動鋼絲繩運行時需南北移動以保證與天輪同一水平線運行,期間必然對減速機產生拉力,使軸向運行的減速機旋轉編碼器無法經水平線軸向運行,致使損壞頻繁,為避免此現象的頻繁發生,他們對癥下藥,進行了自主改善,制定了一套主井旋轉編碼器柔性自動調節裝置,達到柔性軸向自我調節,降低了減速機旋轉編碼器的損耗,此做法一經驗證,就成為了該礦TPM設備管理活動的典范。
自公司開展“兩降三增四提升”活動以來,該礦TPM設備管理活動已全面展開,進一步強化“一分也是錢”的節約意識,把錢省在小處,把賬算在細處,堅持向管理要效益,深化設備精益化管理,通過強化材料回收、修舊利廢、成本管控等精益管理手段,細化物資采購審批流程、嚴把申報關口、嚴查消耗臺賬,堅持“有舊不領新、能復用就翻新、可回收就盤活”的原則,在自主維護、預防性維修、故障處理中珍惜每個螺絲、每根鐵絲,每一滴油,最大限度增加材料使用壽命,減少材料采購率,真正把增效點“吃干榨盡”,達到吹糠見米、串珠成鏈的效果。